相應 смотреть последние обновления за сегодня на .
1、影片節錄自:蓮生活佛2019年6月16日於 美國彩虹雷藏寺開示「 道果」。 2、真佛般若藏-免費「飽讀」蓮生活佛文集: 🤍 3、盧勝彥佈施基金會: 🤍 4、皈依蓮生活佛的方法: 🤍 5、真佛宗全球資訊網: 🤍 6、真佛宗_世界道場: 🤍 7、寫信求「遙灌頂」,請寄「宗委會」:宗委會辦事處地址: True Buddha Foundation 17110 NE 40th CT. Redmond, WA 98052-5479 U.S.A. Tel: (425) 885-7573,Fax: (425) 883-2173 8、彩虹雷藏寺每週日護摩法會: 🤍 9、西雅圖雷藏寺網址: 🤍 10、密乘全球資訊網(台灣雷藏寺): 🤍 11、真佛報: 🤍 12、燃燈雜誌: 🤍 13、華光功德會: 🤍 14、這是私人剪輯的影片(已取得官方之授權),但版權仍屬真佛宗官方所有。 15、歡迎【訂閱】、按【讚】、【分享】,如要於第一時間收到本頻道發佈新片的訊息,請開啟【小鈴鐺】。
20200503聖尊蓮生活佛盧勝彥解答疑難1:「相應」是什麼?如何達到「相應」?-TBSN高清版
簡易自衞術的真締,相應的特殊練習法| What is the Truth of the Self Defence 上一集解說過,當給人捉住的時候,如何用詠春的手法爭脫對方,而且反關節,網友留言並沒有提問,但根據以往教學經驗,某些學員反關節失敗,都因為對方的手太直,所以做不到,這一集就會說出相應的解決方式,另外我經常跟學員說,自衞術某程度上是假的,尤其是大家看了這類型的片子,不要誤以為,遇到情況就能夠解決,要於當刻用得到,其實需要不斷反覆練習,至本能反應才算有效,所以這一集的片尾,我會額外提供一個特殊練習法,給大家嘗試一下,等大家提高成功率,大家記住,你們用到才叫真,沒用到就是假,另外俗語有說,預防勝於治療,千萬不要將自己陷於危機之中,才去做所謂的自衞術,盡量設法避免危險才是上上策。 5月份我們將會繼續舉辦詠春普及班,16堂的短期課程,讓學員對詠春有一個初步了解,明白為什麼要練習套路,套路的內容究竟有什麼啟示,如何使用如何練習,我們都會給你一個明白,學員還可以學習得到木人樁法所啟示的招式,所以萬勿錯過。 若果喜歡我們這一種講求細節,講解淺白易明,具科學邏輯哲學性的詠春,就快點報名,你會明白,詠春並不單純是功夫,細膩每一個細節後,會明白詠春充滿合理性及藝術性。普及班的詳情可以瀏覽我地的網址,wingchuncc.com/initialcourse 0:29 影片簡介 2:03 反關節的問題,相應的解決方式及有關鎖技 3:59 陷於雙手被捉至交叉情況,相應詠春套路的解脫法 5:26 簡易自衞術的真締,相應的特殊練習法 6:11 學員於特殊練習法的挑戰實況 6:38 此練習方法的目的及成效並有請各位練至本能反應 詠春攻房地址: 荃灣街市街164號坤成樓1/F (荃灣悅來酒店對面) 詠春攻房網址:🤍 WHATSAPP查詢:🤍 歡迎預約試堂 :🤍 YOUTUBE CHANNEL:youtube.com/🤍wcmonster FACEBOOK:🤍 IG:🤍 #荃灣 #暑期 #詠春 #成人 #功夫 #興趣班 #葉問 #葉問4 #武術 #速成班 #小班 #父親節 #防身 #健體 #悅來酒店 #雙節棍 #暑期詠春班 #兒童班 #兒童詠春班
1、影片節錄自:蓮生活佛2010.07.03及2011.12.17於台灣雷寺開示。及2018.05.27美國西雅圖彩虹雷藏寺開示。 2、文章節錄自: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_第54冊_密宗羯摩法_ 綠度母法易相應。 3、真佛般若藏-免費「飽讀」蓮生活佛文集: 🤍 4、盧勝彥佈施基金會: 🤍 5、皈依蓮生活佛的方法: 🤍 6、真佛宗全球資訊網: 🤍 7、真佛宗_世界道場: 🤍 8、寫信求「遙灌頂」,請寄「宗委會」:宗委會辦事處地址: True Buddha Foundation 17110 NE 40th CT. Redmond, WA 98052-5479 U.S.A. Tel: (425) 885-7573,Fax: (425) 883-2173 9、彩虹雷藏寺每週日護摩法會: 🤍 10、西雅圖雷藏寺網址: 🤍 11、密乘全球資訊網(台灣雷藏寺): 🤍 12、真佛報: 🤍 13、燃燈雜誌: 🤍 14、華光功德會: 🤍 15、這是私人剪輯的影片(已取得官方之授權),但版權仍屬真佛宗官方所有。 16、歡迎【訂閱】、按【讚】、【分享】,如要於第一時間收到本頻道發佈新片的訊息,請開啟【小鈴鐺】。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至誠感恩 ! 🙏❤🙏❤🙏❤ 感恩按讚❤訂閱❤👉🤍 點擊小鈴鐺 🔔 第一時間接收最新視頻🙏🙏🙏 15秒開示🙏👉🤍 1分鐘開示🙏👉🤍 成佛之階梯🙏 👉 🤍 提升靈性👉🤍 極樂世界大團圓👉🤍 科註第四回節錄👉🤍 影片合輯👉🤍 念佛人睡前該做些什麼?👉🤍 主講人 : 淨空老法師 主讲人 : 净空老法师 🙏🙏🙏 #净空老法师 #淨空老法師 #净空法师 #淨空法師 #净空老和尚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Amitabha #namoAmitabha #namoAmitabha #净空法师 #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 #至誠感通 YouTube 推薦影片,YouTube 首頁 ,YouTube 功能
當我們漸漸的學習之後,會情不自禁的修導師相印法,在超碼系統修行修的是次第,而非年限。那麼該如何修呢? 🌈💗🌈💗🌈💗🌈💗🌈💗🌈 從2014年2月開始,我們推出《超級生命密碼》網絡共修課程,每週一次,由太陽盛德導師親自授課。此課程自2011年在美國南加州地區推出以來,引起了巨大迴響,甚至有學員不遠萬里從外州或香港、加拿大等地趕來專程上課。課程規模隨著學員不斷增加也一再擴大、深入,受益學員無數。 網絡課程將內容按照時間順序細化、平均化,由太陽盛德導師深入淺出的教導,學員們可在每一週課後的時間裡學習、品味課程的神奇,在點點滴滴中提升靈性,幫助自己心靈成長。循序漸進的成長中,學員們都感受到沐浴在天地的慈愛裡。 🙋我想參與共修講座🙋 👉步驟: 請選擇 💚「1」北中南天圓中心現場購買 💚「2」天圓文化官網購買 🤍 🌍《超級生命密碼》粉絲專頁 🤍 ✨天圓文化官方網站 🤍 🎵正能量好音樂 🤍 📢福到你家 🤍
所以不是說我們修,業障我們排除了,業障就沒有了! 那如何清淨,不是靠 師父所傳的十個脈輪,這樣禪定就可以清淨,不是的。 那麼如何能得到清淨,你們要能夠在 師父傳法的時候,用心相應,用心相應同時 師父傳法,尤其你們禪定的時候,或者我在傳法的,說法傳法這個同時,會傳心印,就是光 佛光! 這個你們得到以後,才能夠讓你們的身心得到了清淨。 身心要有變化,才能夠得到清淨!
邱顯峯老師授課實況影片系列分享 【瑜伽最上乘密法:”上師相應法二”】 「我們先教:上師相應法二,各位只學過一嘛呴!好!我們現在來學二,那跟上師有關。 如果說:我們今天在做上師相應法,我們都只有觀想上師下來,這個我們叫做:第一重保險,就像爸媽抱著兒女,但是如果兒女也能夠抱著這個父母親,是不是二重保障?對吧?對!呴!好!上師相應法在密宗、在瑜伽裡面,它第二個部分呢!代表著:你要開始精進了,往至上之路前進,所以你觀想上師的光、上師的愛,從頂輪下來的時候,你要從你的內在,打從你的內在愛你的上師,服務你的上師,就如同我們每一個人在服務你的大腦一樣,服務你的主啦!你的真正的主,心靈靈性的部分。 那,在外在,上師其實無所不在,其實祂沒有內外,只是我們一般習慣把祂當做外在,真正的上師其實是你內在,沒有外在呴!好!愛你的至上,也可以說是你的祖靈啦呴,你的祖先的祖祖靈。那,打從內在愛你的上師,服務你的上師,你要依循上師的教誨,因為第二階段最主要是屬於精進,我要努力精進,精進修煉到熟練,所以,你不管好的、不好的,你都要託付給祂,(兩個呴!)三個呴!第一個:上師的,你要主動愛你的上師,服務你的上師,依循上師的教誨,這點很重要,因為你精進,什麼叫精進?就是依循上師的教誨,然後接下來還有一個重點:不管好的、不好的,你都要託付給上師,你就全力要託付給祂,最終你要融入於祂,這樣可以理解嗎?我們來做一次,然後再稍微靜坐一下,好嗎?來體會一下。也慢慢的你就體會到你跟上師的關係。 請大家起立,自發功有的已經學過了呴,但是有些同學沒學過。好!一樣雙手往上舉,觀想你所要觀想的上師,觀想上師的光、上師的愛,從你的頂輪下來,你要打從內在去愛你的上師,服務你的上師,你要依循上師的教誨,不管好的、不好的,你都要託付給你的上師,最終你要融入於祂。手可以慢慢的放下來了,然後,稍微靜坐一下。從第一階段的:上師的光、上師的愛照臨著你,一直到第二階段:你要主動愛祂,服務祂,你要依循祂的教誨,你要好的、不好的,都奉獻給祂,這是一個更進一步的精進的部分,最終你要融入於祂,稍微靜坐一下,慢慢的跟上師連結,跟上師連結,跟真理連結,主動精進。(繼續靜坐一下) Nityam śuddham nirābhāsam (永恒純淨無可言諭) Nirākāraṃ nirañjanam (無形無相亦無瑕疵) Nityabodhaṃ cidānandaṃ (無所不知全然喜悅) Gurubrahma namāmyaham (我向至上導師致頂禮) 永恒純淨無可言諭 無形無相亦無瑕疵 無所不知全然喜悅 我向至上導師致頂禮 好!請大家把意念再次收到你的眉心輪,先覺知到你的存在,覺知到你的存在後,進一步的覺知到你的呼吸,覺知到你的呼吸後,請你開始緩慢的調息,透過調息,讓你的生命能再次回到你的身上來。 感到你的生命能慢慢的回到身上來之後,你可以稍微緩慢的動動你的身體,然後自我暗示:我再做三個呼吸,就要慢慢的把眼睛打開。 如果你的眼睛一時打不開,沒有關係!你可以繼續的閉著。 各位在做上師相應法,有沒有感覺跟上師相應?可能初學不容易感覺,但是如果有上師的恩典,你的感覺會很深的,因為…..,這需要一點時間,慢慢的去做連結,你會覺得上師的愛是無所不在的。你今天去想著:一位(一尊)神明來到你身邊,就已經是不得了,那如果一尊菩薩呢!更不得了!如果是一尊佛呢!那是萬萬萬的不得了。那如果是上帝呢!而上師就代表上帝。所以,你的心中會非常非常非常的感動! 好!做上師相應,那個全身沸騰、充滿喜悅,或者是哭泣,或者是,一般就是喜極而泣,那種感動力量是很大的,不過,對初學者真的需要一點時間。」—邱顯峯 ※延伸影音: →瑜伽心法、密法、正法影片系列: 🤍 →珍藏版-靜心引導影片系列: 🤍 →啟動法和相應法影片系列: 🤍 - 【追蹤 靈性使者 邱顯峯】 ★訂閱 靈性使者 邱顯峯 Youtube:🤍 ★靈性使者 天人合一 部落格:🤍 ★靈性使者 邱顯峯 Facebook:🤍 ★邱顯峯(個人) FB:🤍 ★灵性之光-天人合一的新浪博客: 🤍 ★E-mail:keshava.tw🤍yahoo.com.tw
金剛念誦持咒法的詳細教學 金剛念 金剛持 金剛誦 耳根圓通法門 與佛法相應,增長定力與智慧的持咒方法 點擊下方連結訂閱: 🤍 大家吉祥 今天 來教導大家金剛念誦詞咒方法 因為最近很多人啊私信於我 他們對金剛念誦法呢 還是有一些疑惑 所以呢今天呢 用最簡單的方式啊來教導大家 我們要如何來 持金剛念誦的方法啊來持咒啊或念佛 我們一般持咒 念佛不外乎就是大聲念或小聲念 或者是默念 那麼金剛念誦法呢是最省時省力 不傷我們的元氣 而且更容易的射射受我們的身心 那麼此方法呢很簡單 今天呢就來教導大家 首先我們呢坐下來之後 這個肩膀一定要放鬆啊 全身一定要放鬆 然後呢開始慢慢的呢先熟習 讓自己的心啊沉澱下來 讓我們的情緒能夠平穩下來 然後呢心情啊情緒穩定下來之後 我們就深深的從丹田吸一口氣 吸飽來 我們的牙齒上下2呢輕輕的咬合著 用舌頭來彈發這個聲音 我們一口氣啊能使幾遍啊 我們就使幾遍 那使完換氣的時候呢 我們就用鼻子啊來來這個吐氣啊 要用鼻子吐氣吸氣 儘量嘴巴啊不要張開 若有人這個嘴巴呢 比較不習慣的話呢可以稍微輕輕的違 違章違動一下啊這是可以的 那麼呢我先來做個示範 我們 練完了 全身啊你會感到呢無比的舒暢暢通 那我們用丹田啊來發聲的時候 這個聲音啊 會聚集在我們耳朵啊脖子的地方 所以我們要念的清楚 聽得明白 將我們的身心呢縮射在 念符號或者詞咒上面 那麼我們練這個金剛念誦詞咒方法 呢 能夠調節我們的適當啊調節這個氣 在這裡呢跟各位做兩點建議 我們吃飽飯後2個小時之外之後呢 才可以來做金剛面送的這種練習方式 那平常呢 跟各位建議 我們可以上YouTube呢 可以查一下啊腹部呼吸吧 這個你打腹部呼吸法呢 會有很多印度人啊 或者是一些老師有在教 可以建議各位 可以平常啊在家裡面呢 我們可以多多來練習腹部呼吸法 因為我們通過練習腹部呼吸法呢 能夠排除我們身體裡面的濁氣 那我們用金剛念誦法呢有什麼特點呢 金剛念誦法它本身具足體 向右三個特點 那麼什麼是體呢 金剛念誦法這個體啊 實際上就是大波的 我們一邊念誦一邊把身心啊放鬆 放空人與這個空 無相無我呢相應 那麼我們當下 所念出來的符號或咒語呢 就不一樣的 倘若我們要懂得唇齒不動 用氣呢從丹田慢慢上來來發生 對我們的調節這個身體啊 有很大的幫助 這個效果會更加的舒適 那麼唇齒不動呢是金剛念誦的象 而金剛念誦的妙呢就是在用所以啊 則是念到魔 程度的時候 全身的氣脈呀 都會啊發動發熱啊 這是自然的一種現象 我們的身心呢會 進入到一種極盡的空靈的一個狀態 讓讓 能夠啊讓我們呢能夠啊達到心氣合一 人所雙亡的這一種 境界所以啊 金剛念演算法 就是道道弟弟的 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 把這個法門啊 發揮到了一個極點一個極致 所以我們平常一定啊 要在多多來練習金剛念誦的方式 那我們詞咒或念佛的時候啊 這個金剛念誦啊 這個聲音是由大慢慢的呢 由由大轉小 小到呢就變成了只有聲音 那個音啊在我們耳邊你們聽得很清楚 這個是我們的智慧啊 我們的定力啊 就能夠慢慢的呢加深 智慧呢就能夠慢慢的增長開來啊 以上呢是最簡單啊 最惡藥的金剛念誦的一個方法 跟啊跟大家呢分享 如果各位啊有任何的疑問啊 可以在影片的下方的留言 大家呢互相來學習啊交流 大家呢共同呢來成長 最後呢祝福大家身心健康 吉祥如意 阿彌陀佛 推廣如來正法,淨化人心,利益有情。 竹林精舍簡介 中道師父及清揚師父的精舍位在桃園市中壢區,兩位師父在精舍清修,清揚師父在兩年前開始自行錄製影片於Youtube及臉書平台弘揚如來正法,歡迎各位同修一起來跟兩位師父參學佛法。 也邀請十方大德一起護持精舍。 清揚師父在兩年前開始自行錄製影片於網路YouTube平台弘揚如來正法,歡迎各位同修一起來跟兩位師父參學佛法。 也邀請十方大德一起護持精舍。 竹林精舍位於桃園市中壢區,清揚法師自行錄製法音在網路弘法, 敬邀十方信士大德隨喜護持出家人與道場, 廣培福德,累積資糧,廣利友情,共成佛道。 護持帳號如下: 戶名: 黃銘正(竹林精舍釋清揚法師) 行號:中壢仁美郵局 郵局代號:˙700 帳號:0281185 0328961 戶名: 黃銘正(竹林精舍釋清揚法師) 行號:台灣銀行 銀行代號:˙004 帳號:172 004869404 竹林精舍臉書社團 🤍 竹林精舍佛法修學line 社群 🤍
香光BBC 第911集 2019.5.23 主 題:五位百法:Ⅳ 心不相應行法 主講者:見洵法師 #佛學專題 #百法明門論 五位百法的第四位:心不相應行法,這種「法」是存在於腦中的概念,而且是經過比較而來,例如大小、長短、方圓、前後、東西(方向)、老少、生滅……。 ※延伸閱讀: 香光莊嚴第114期《百法明門論》輯選:視讀經典(三) 🤍 見洵法師,印儀學苑總書記。 香光BBC是一個5-10分鐘的法音分享,透過僧信的共同參與,記錄每位發心菩薩學習的足跡。願不同生命經驗在此BBC對話,讓智慧的想法互相交融,以香光為圓心,激盪出更多修行生命之光,照亮世間。香光BBC 莊嚴世間 莊嚴你我的心。 更多香光BBC 🤍
20171223聖尊蓮生活佛盧勝彥開示「相應的口訣」: 除去及覺察妄念-TBSN高清版
1、影片節錄自:蓮生活佛2016年11月13日於 美國彩虹雷藏寺開示。 2、真佛般若藏-免費「飽讀」蓮生活佛文集: 🤍 3、盧勝彥佈施基金會: 🤍 4、皈依蓮生活佛的方法: 🤍 5、真佛宗全球資訊網: 🤍 6、真佛宗_世界道場: 🤍 7、寫信求「遙灌頂」,請寄「宗委會」:宗委會辦事處地址: True Buddha Foundation 17110 NE 40th CT. Redmond, WA 98052-5479 U.S.A. Tel: (425) 885-7573,Fax: (425) 883-2173 8、美國 彩虹雷藏寺: 🤍 9、西雅圖雷藏寺網址: 🤍 10、密乘全球資訊網(台灣雷藏寺): 🤍 11、真佛報: 🤍 12、燃燈雜誌: 🤍 13、華光功德會: 🤍 14、這是私人剪輯的影片(已取得官方之授權),但版權仍屬真佛宗官方所有。 15、歡迎【訂閱】、按【讚】、【分享】,如要於第一時間收到本頻道發佈新片的訊息,請開啟【小鈴鐺】。 #Shorts
#三乘菩提相應之法 #法華經 #人們追尋的生命實相 #第八識 #如來藏 #法華經講記 圓教經典《妙法蓮華經》,開演如來示現人間唯一大事因緣,為有緣眾生「開、示、悟、入」諸佛所知所見──第八識如來藏妙真如心,並於聖訓中指出無有三乘菩提,其實唯有一佛乘,皆因眾生愚迷,故方便區分為三乘菩提以助眾生證道。此單元以 平實導師《法華經講義》一書為本,詳述「法華大意」圓攝於一心如來藏妙心之真實義理,使古來未曾被古德註解出來的「此經」密意,如實顯示於當代學人眼前。 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一) 全文請見弘法視頻網站:🤍 👉訂閱正覺同修會的頻道 🤍 👉訂閱正覺同修會-弘法視頻的頻道 🤍 👉訂閱正覺同修會-玄奘文化千年路的頻道 🤍 👉訂閱正覺同修會-facebook粉專 🤍 👉訂閱正覺同修會-Line🤍 🤍 👉訂閱正覺同修會-IG 🤍 🎯 英文Youtube頻道 🤍 🔔 訂閱頻道:The True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Foundation 玄奘文化千年路 多國語言版 《The Thousand Year Path of Xuanzang Culture 》🤍 鈍鳥與靈龜 The Dull Bird vs The Bright Tortoise 🤍 學佛釋疑 Common Questions about Buddhism 🤍 佛典故事 Stories from the Buddhist Sutras 🤍 正覺總持咒 The Dharani of True Enlightenment 🤍 八個奇妙的心 The Eight Wondrous Minds 🤍 力挽狂瀾 Turning the Tide to Protect Buddhism 🤍 「佛法在人間,不離世間覺」- 布達佩斯佛教講座 🤍 - 正覺同修會弘法視頻影片系列: 👉最新系列影片 三乘菩提之法華經講義(一) 🤍 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二) 🤍 👉邁向正覺影片 🤍 單元一:正覺的大家長-平實導師 🤍 單元二:很平實的平實導師 🤍 單元三:字紙簍裡的黃金 🤍 單元四:踏上學佛的正確道路 🤍 👉佛典系列影片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 🤍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一) 🤍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二) 🤍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一) 🤍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二) 🤍 👉三乘菩提系列影片 三乘菩提概說 🤍 三乘菩提之意涵 🤍 三乘菩提之學佛正知見(一) 🤍 三乘菩提之學佛正知見(二) 🤍 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門 🤍 三乘菩提之宗通與說通 🤍 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一) 🤍 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二) 🤍 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 🤍 三乘菩提之法與次法 🤍 👉修學系列影片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 🤍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 🤍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一) 🤍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二) 🤍 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門 🤍 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 🤍 👉學佛釋疑系列影片 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一) 🤍 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二) 🤍 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三) 🤍 👉法義辯證系列影片 明心與初地 釋 🤍 宗門與教門 🤍 壇經辯訛 🤍 力挽狂瀾 🤍
經典上古大德常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我們念總是不相應,從來也沒有去想想這不相應的原因在哪裡?到底為什麼不相應?為什麼別人相應我不相應?所以我們要能常常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是智慧。所有一切障礙統統解除了,我們問題解決了,你在這個世間,這世間是什麼?這世間就是極樂世界。從什麼地方顯示出來?從你快快樂樂的面孔顯示出來,從你真正見到阿彌陀佛顯示出來。阿彌陀佛在哪裡?你的心是阿彌陀佛,你看一切眾生全是阿彌陀佛;你的願是阿彌陀佛,你看一切眾生也都是阿彌陀佛,為什麼?境隨心轉。你的境界沒轉得過來,所以什麼都不是。放下不容易,看破更難,真看破了放下很容易。放不下,我們有個警覺心,放不下就是沒看破,就是對於事實真相了解不夠透徹,怎麼還有這種習氣毛病障礙我? 往生極樂世界方法確實簡單,一句名號。一句名號要把妄想分別執著念掉,不是真正滅掉,你要把它念掉,它不起作用。這什麼?伏煩惱,生凡聖同居土。要是把它真甩掉、斷掉,那就不是同居土,那是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我們念佛,平常講很用功,縱然是一天十萬聲佛號,或者像黃念老,難得,一天十四萬聲佛號,如果他沒有放下,去不了。並不是說每一個念佛人都往生,念佛人沒放下他就去不了。世法佛法裡頭,只要有一樁事情沒放下,他福報大,造的惡業少,他生天,或者又到人間來;如果他造的惡業勝過善業,他就到三惡道去了。這樁事情,灌頂法師講得清楚,念佛人一百種不同的果報。我們念佛為什麼?為什麼念佛、為什麼求生極樂世界?這個要學惠能大師就沒錯,我為什麼念佛求生極樂世界?為成佛,我為這個,不為別的。為什麼要成佛?為普度眾生,只有成佛才有智慧、神通、能力來教化一切眾生。這個願跟阿彌陀佛的願、跟十方諸佛如來的願完全相同。不是為自己求安樂,不是為自己升官發財,不是為自己得大福報、大智慧,不是,你有個為自己就是障礙。 我們一切是為自己,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但是要記住,經上講得很清楚,上輩往生、中輩往生、下輩往生,下輩是同居土,中輩是方便土,上輩是實報土,上中下三輩往生條件是相同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相同的。菩提心,菩提心是覺悟。什麼叫覺悟、什麼叫迷惑?為一切苦難眾生,覺悟了;為自己,迷了。我這個解釋大家很容易體會。我為眾生裡頭還有一念為自己,你雖然覺悟,裡頭還有一點迷情在裡頭。不要小看這一點迷情,這一點迷情會把你整個覺心破壞掉。李老師在世常年講經,他用醍醐做比喻,醍醐是天人的飲料,飲料當中最好的,天人最好的飲料叫醍醐。他說一杯,如果這一杯醍醐裡有一滴毒藥放在裡面,整個醍醐都變成毒藥。這個比喻用意很深,就是你菩提心裡頭還有一點點自私自利那個心,那個心就是毒藥,菩提心就是醍醐,那一點毒藥摻在裡頭,醍醐就不叫醍醐,統統叫毒藥,這個心念佛不能往生。 我們哪一個人發菩提心沒有一點自私在裡頭?你再反過來想想,那個菩提心發了之後沒有一點點自私自利的念頭在裡頭,真了不起,沒有私心,沒有私心的時候你才能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你念這一句佛號才跟阿彌陀佛相應,通了,障礙沒有了。一絲毫的自私念頭都是障礙。老實告訴你,不是小障礙,是大障礙。意思就是說,醍醐裡一絲毫毒藥都不能摻雜,要修自己純淨純善的真心。菩提心是真心,不是妄心,用這個心來念阿彌陀佛,念久了,真的,會把阿賴耶念掉。阿賴耶是妄心,你久久不用它,它自然就淘汰了,不必刻意去斷它,到時候自然沒有了。所以《論註》裡面講這些人,這些會眾,都是從彌陀如來智慧清淨心中生的。還是比喻,這心量像大海一樣,無所不容。西方極樂世界的聖眾,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到極樂世界都被阿彌陀佛威神加持,作阿惟越致菩薩,每個人的心量跟阿彌陀佛一樣,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那是西方聖眾,那一邊大眾,他們心量的樣子、心量的寫照,我們的小心量怎麼能進得去?個個都是那些大心量,個個沒有自己,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353集
密教最主要的修行其實是在相應這兩個字 Living Buddha Master Lu explains that how Yidam has manifested and unionized with a yogi during his lifelong yoga practice.
邱顯峯老師授課實況影片系列分享 【瑜伽禪定-《五大元素"唯識"相應法》-每一個相應的背後都是"至上"】 「接下來,我們是要跟五大元素用什麼相應?”唯識”,對啊!用”唯識”,用”唯識”相應,不用音根喔!用”唯識”相應的時候,你才能夠進入到這個:五大元素生命的世界,或非生命的世界,也就是它存在的世界,這個當中,你定的會更深,定的會更深。 好!現在我們用最外在的,大家已經學過了,我們在做五大元素相應法的時候,有一個最重要的主軸的法,是不是你在做五大元素相應的時候,你要去觀想,以固體元素為例:有沒有所謂它的形狀、它的顏色、它的音根、它的特質,是不是?比如說固元素:特質是硬的,它的特質流動性是慢的,它的味道可能是什麼?香甜味。那麼,水元素呢!它有它的音根、形狀、顏色、乃至於味道,還有呢!特質和音根,透過這個你在跟它做連結。 現在不是!現在是把這一切回到它的本尊,講比較稍微你容易明白的道理,回到固體元素的靈魂,但這個魂是:”集合的靈魂”,什麼”集合靈魂”?它是一個所有固元素的”集合靈魂”,所以,固元素裡面的所有特質,通通在裡面,那麼你怎麼樣跟它聯合?你就是想著這固元素,不透過音根,固元素,固元素,固元素….,固到固不見了,固到什麼?不是字,而是直接你應入到它的意識,可以透過脈輪,會幫助我們,所以,等一下由眉心觀照海底輪,觀想著以固元素連結,至於怎麼樣,你就是一直進去,固元素連結,連結,連結,連結.....。 不會連結的定不進去,會連結的出不來,因為沒連結的,你就加點音根吧!會連結的,不用音根,直接用”唯識”,不會連結的,先用音根,慢慢轉”唯識”,這就我們提過的:你在練習腳踏車、自行車,後面先綁兩個輪子嘛!然後,最後兩個輪子再丟掉嘛!所以,你可以先透過音根,會的,你直接音根丟掉,固元素,固元素,固元素,固元素,固元素,固元素,固元素….,你後來發覺你跟它分不開,然後那個固元素是誰?就是至上,就是至上。 像我們在練:體大、氣大、空大、識無邊處大的時候,每一個大的極致、極限,都是誰?至上。同樣的,五大元素最後的極限是什麼?至上、就是道、就是佛、就是上帝,所以,現在,你就用”唯識”去連,可以嗎?我們現在就以這樣子,一步一步來呴!好!」—邱顯峯 ※延伸影音: →【瑜伽冥想-《"五大元素音根連結法"-連結不是目的,合一才是!》】: 🤍 →啟動法和相應法影片系列: 🤍 - 【追蹤 靈性使者 邱顯峯】 ★訂閱 靈性使者 邱顯峯 Youtube:🤍 ★靈性使者 天人合一 部落格:🤍 ★靈性使者 邱顯峯 Facebook:🤍 ★邱顯峯(個人) FB:🤍 ★灵性之光-天人合一的新浪博客: 🤍 ★E-mail:keshava.tw🤍yahoo.com.tw
得康中醫診所(自然療法) 蔡三得醫師 得康官網:🤍 得康FB粉絲專頁:🤍 得康Line官方帳號:🤍 檢測預約:🤍 【身心相應簡介】 ﹝前言﹞ 一、 各位好,介紹「得康網站」「身心相應簡介」,「得康網站」『身心相應』這個部分目前尚未開放,為了讓大家了解『身心相應』這個部分會有什麼樣的內容,所以先作「簡介」。 二、 當然,『身心相應』這個部分就「扣到自然療法終極而重要的目標」:「讓我們每個人成為我們自己身體跟生命的主人」!如果能夠「了解自然療法而朝向這個方向、目標邁進,而最後能夠達到這個目標,那是很棒的」! 三、 因為我們「能夠真正健康,享受我們的生活」,而且「能夠真正享受我們內在的生命,而能夠真正生命是自由的、充滿了智慧」,這樣能夠「成為我們自己身體跟生命的主人」!這是「自然療法能夠提供的很大價值」!在「得康網站」『身心相應』細分有「五項」,接下來就這「五項」一一跟大家初步介紹。 I. 「第一項」─【認識生命的本質(總)】 一、 「第一項」是我們必須要【認識生命的本質(總)】,也就是說「住在我們這個外在有形的肉體裡面有一個無形的生命」,這個「無形的生命本質是怎麼樣、我們必須要去探索、去認識」! 二、 當我們「探索生命、認識生命的本質」,我們才能夠了解「原來我們是一個身心的有機體,在我們肉體裡面住著一個靈明不滅的生命」!這是首先很重要的,「要先認識生命的本質」! II. 「第二項」─【看見、認識自己(別)】 一、 「第二項」【看見、認識自己(別)】,我們「認識了生命本質」之後,進一步「認識我們自己」!因為「每個人生命本質是一樣的」,但是「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人都有點不太一樣」!所以我們「要認識我們自己」! 二、 「認識我們自己」,就會「對我們內在的生命有感覺」,「進一步我們會對我們內在的生命會有信任,再進一步能夠跟我們自己連結、跟我們自己在一起」!這是「從認識自己、到最後跟自己連結的過程」,那就會很棒!所以這是「從認識生命的本質,進一步能夠看見我們自己、認識我們自己」! III. 「第三項」─【培養內在的生命力量(方法)】 一、 當我們「認識了生命的本質」,再進一步「看見我們自己、認識我們自己」,不管我們現在是處在哪個階段,比如說我們在還「未成年這個階段」,或是「18-40歲成年到壯年這個階段」,或是「40-65歲進入中年」,或是「65-80-100進入老年」,不管我們現在處在哪個階段、處在什麼樣的「身心狀態」,我們如何去【培養內在的生命力量(方法)】,就是說我們如何「培養內在生命的光明力量」,我們能夠把這個「內在生命的光明力量培養上來,力量到夠強大的時候,自然會再度喚醒我們生命的醫生」!跟我們「外在這個有形的肉體」是一樣,我們如果能夠「找到真正的病因,然後從病因下手,我們自然身體的醫生會被再度喚醒,它自然會喚醒身體的醫生,而歷經一個復原的歷程,而讓我們身體得到真正的健康」! 二、 「內在的生命」一樣,不管我們現在「身心狀態」處在哪個階段,我們能夠「培養內在生命的光明力量」,讓這個力量夠強大,「再度喚醒生命的醫生」!「生命的醫生醒來會幫助我們生命經歷一個淨化的過程,像身體一樣,把過去累積很多的代謝垃圾、毒素清出來,生命的醫生一樣會幫我們將過去累積在生命當中的負荷、煩惱清出來,也就是淨化的過程,而讓生命回到原來很好的狀態」!我們能夠「邁向生命的自由,而能夠進一步成為我們自己生命的主人」!以上是【培養內在生命的光明力量】! IV. 「第四項」─【成為我們自己生命的主人(結果)】 一、 當然我們能夠這麼作的話,形成的結果是「我們能夠成為我們自己生命的主人」!當我們「再度喚醒生命的醫生,讓生命的醫生主導,能夠歷經生命淨化的歷程,最後成為我們自己生命的主人」!那就很棒! 二、 我們「生命能邁向自由、生命也充滿了智慧」,跟這個「有形肉體」一樣,最後能夠「有真正健康的身體、享受健康的生活」!也能夠「享受我們的生命,生命能邁向自由、也充滿了智慧」,而「成為我們自己身體跟生命的主人」!這是「第四項」,就是【成為我們自己生命的主人(結果)】。 V. 「第五項」─【孩子的教育(應用)】 一、 「第五項」【孩子的教育(應用)】,就是我們如何「引領我們自己成為我們自己生命的主人」,並在我們「成家立業」以後,我們「如何把這樣的力量應用到我們孩子的身體健康與生命的發展」,「讓孩子的氣質能夠平衡,讓孩子能真正身心健康」! 二、 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生下來與生俱來生命的氣質是不一樣的」,「如何讓孩子生命的氣質能夠平衡,成為一個平衡的人!也是一個整體、完整的人」!這是需要我們的「家庭教育」、需要「學校教育」,還有「孩子本身、往內連結自己」,「共通合作,才能夠達到這樣的目標」!「讓孩子最後能夠成為自己,領著自己的天賦邁向自由」!如果「在孩子未成年之前能夠有這樣的條件去幫助他,那是再幸福不過的」!所以這是「如何能夠應用到孩子的教育上面,這是很珍貴,也是很重要的」! ﹝結語﹞ 一、 以上這「五項」,簡單來講在『身心相應』部分,「總的」如何去「認識生命的本質」,「再進一步去認識我們每個人獨一無二的生命」,當然重要就是「認識我們自己」,再來就是我們「用什麼方法去培養我們內在生命的光明力量」,最後能夠「真正將生命的醫生再度喚醒」!而「歷經生命淨化的歷程,能夠邁向生命的自由,最後成為我們自己生命的主人」!這就很棒了! 二、 這「自然療法核心、終極的目標」,「成為我們自己身體的主人跟生命的主人」!最後「我們能把這股力量、親身的經歷應用到我們的孩子身上」,而「培養他們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一個生命平衡的人,身體是健康的、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長大,而且生命是自由的、快樂的」!是「往內連結自己、清楚自己的」,那這樣就很棒了!以上『身心相應』「五項」的介紹。 三、 「得康網站」由『基礎』用「通俗化的語言介紹自然療法」。 到『進階』進一步「更廣、更深的介紹自然療法」。 到『身心相應』講的就是「我們如何由成為我們自己身體的主人」,進一步邁向「成為我們自己生命的主人」,「引領我們每個人能夠身心相應」!「身體是健康的,能享受健康的生活,進一步生命是自由、有智慧的,能享受生命」!「再進一步把這股力量應用在我們的孩子身上,培養真正身心健康的下一代」!「自然療法能夠朝向這個目標那是很棒的」!所以『身心相應』這部分本身是很珍貴的,期待將來「得康網站」這個部分開放,能夠對大家有進一步的幫助! 以上,謝謝!
開示:尊貴的 貝諾法王 末法時代,人的心生病了, 人類急需的不是物質文明,而是精神良藥。 尊貴的 貝諾法王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精神導師之一。 本片由 貝諾法王開示大圓滿前行, 包含了 「暇滿難得、死亡無常、輪迴過患、業力因果及依止上師」等五大引導。 尤其在「上師相應法」的部分,法王更加的慈悲,以生活化、幽默風趣的話語, 由淺入深,次第的教授,涵攝顯密的教法; 有機緣能聽聞開示的人,不需要擔心自己沒有很好的佛學根基, 只要具有虔誠心、用心領受體悟,一定能夠獲得無邊的法益。 金剛乘中有許多不同的法門,以便不同根器的人來修行。可是,所有的續部,每個傳承法脈,都必須要和根本上師相應。佛陀在大圓滿密宗部的《密續》中說:「以千劫修十萬本尊,不如剎那憶念上師。」上師相應法,是極其殊勝的!如果想要證諸法實相,沒有修持上師相應法,是沒有辦法通達證悟的。所以我們要以萬般恭敬的心,修持上師相應法。 🤍
修「上師相應法」可以觀想師尊的酒窩;真佛宗是中獎宗。 2022-06-04, 蓮生活佛開示 - 互動就是力量
師父提到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求福德得福德、求平安得平安、求子女得子女,這樣一來,不是又破壞了因果跟因緣了呢? 讓我們恭請聖嚴法師來為我們開示。 更多線上課程:🤍
一四二0(1307)過世界邊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赤馬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時彼赤馬天子白佛言:「世尊!頗有能行過世界邊,至不生、不老、不死處不」?佛告赤馬:「無有能過世界邊,至不生、不老、不死處者」。赤馬天子白佛言:「奇哉世尊!善說斯義。如世尊說言:無過世界邊,至不生、不老、不死處者。所以者何?世尊!我自憶宿命,名曰赤馬,作外道仙人,得神通,離諸愛欲。我時作是念:我有如是捷疾神足,如健士夫以利箭橫射過多羅樹影之頃,能登一須彌至一須彌,足躡東海,超至西海。我時作是念:我今成就如是捷疾神力,今日寧可求世界邊。作是念已,即便發行,唯除食息、便利,減節睡眠,常行百歲,於彼命終,竟不能得過世界邊,至不生、不老、不死之處」。 佛告赤馬:「我今但以一尋之身,說於世界,世界集,世界滅,世界滅道跡。赤馬天子!何等為世間?謂五受陰。何等為五?色受陰,受受陰,想受陰,行受陰,識受陰,是名世間。何等為色集?謂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是名世間集。云何為世間滅?若彼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無餘斷:捨、離、盡、無欲、滅、息、沒,是名世間滅。何等為世間滅道跡?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世間滅道跡。赤馬!了知世間,斷世間:了知世間集,斷世間集;了知世間滅,證世間滅;了知世間滅道跡,修彼滅道跡。赤馬!若比丘於世間苦若知、若斷;世間集若知、若斷;世間滅若知、若證;世間滅道跡若知、若修。赤馬!是名得世界邊,度世間愛」。爾時、世尊重說偈言:「未曾遠遊行,而得世界邊。無得世界邊,終不盡苦邊。以是故牟尼,能知世界邊,善解世界邊,諸梵行已立。於彼世界邊,平等覺知者,是名賢聖行,度世間彼岸」。是時赤馬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一四二0(1307)代表:《雜阿含經論會編》經號 一四二0,《大正藏》經號(1307) 【經文解釋】🤍
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是唯心所現,所以稱之為「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念念佛號就是念念心。在《華嚴經》上講的心就是「大方廣」,「大」是真心之體,「方」是真心現相,「廣」是真心作用,這叫相應。如果只會念不相應,佛在經典上講只種遠因不能收近效,將來多生多劫因緣成熟,就像《法華經》上所說的「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如是而已。這一生當中要得到真實利益,這一生當中就要成就,那就一定要相應。真正做到相應就是要用真實心,依照經典的標準,將我們一切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作法都修正過來,這個人叫真修行。 早餐開示 1998/8/8 「蓋彼佛住真實之慧,故能施真實之利」,這個地方要特別重視「真實」這兩個字,這兩個字我們沒有,所以我們修行障礙很多。阿彌陀佛修行很順利,為什麼?他真實。首先我們想想,我們能不能用真實心待人?第一個從哪裡學起?從不妄語學起,可不可以做到?我能不能跟別人說實話,不妄語,不欺騙人?真正修行,第一步在這個地方。還是欺騙人,還是想到自己的利益,這是修六道輪迴,這個不是修極樂世界。極樂世界要真實,沒有一絲毫的私心。從哪裡做起?三皈、五戒、十善,真正落實。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500集) 2013/11/4 「行真實法」這一句非常重要,我們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我現在就行真實法,對一切人事物用真實心來對待,沒有絲毫虛假。虛情假意是造輪迴業,不能脫離輪迴。我不用虛情假意,我把這個斷掉了,在社會上一般人說,你用真實心對人,人家欺騙你,你會吃虧,你會上當。那我們應該怎麼辦?我們歡喜吃虧、歡喜上當,吃虧、上當消業障,真的,不是假的。吃盡虧,上盡當,業障都消了了,來生到極樂世界去了。極樂世界一切都是真實法,你說,便宜可佔大了。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307集) 2013/5/18 大乘教裡頭佛常說,一切法「皆從真實心中作」,我們要學佛,從哪裡學起?從真實心學起,真實心裡面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我們跟他們不一樣的地方,我們眼見色,他也眼見色,我們耳聞聲,他也是耳聞聲,他六根對六塵境界起作用跟我們無二無別,不一樣的就是我們見色聞聲會起心動念,他們見色聞聲不起心不動念。起心動念是跟阿賴耶相應,他們已經轉八識成四智了,他沒有八識,他只有四智。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307集) 2013/5/18 佛完全是用內心實證的功夫。用的是什麼?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是功夫,覺就是性德,性德就是圓滿的智慧、德能、相好,一時現前,覺就現前了。我們不能現前,是心不清淨、心不平等,所以你永遠不會開悟。你怎麼學都是記問之學,你記得多,你想得多,你想有的時候會想錯,不是真實義。為什麼不是真實義?你不是真實心,真實心跟真實義相應。你不是真實心,你是阿賴耶的識心,也就是說,你的心有分別執著、有起心動念,這個心不生智慧,跟性德不相應。 淨土大經科註(第492集) 2012/8/27 大乘佛法裡面常說,發菩提心,而善導大師在《觀經疏》裡面,給我們舉了十幾條的例子,十幾條總歸結就是從真實心中作。對自己、對人、對事、對物,無論是世法、佛法,都要用真實心,真誠就能感,佛菩薩就能應,感應道交就不可思議。真實心中如果有一點摻雜虛偽、疑惑,感應道交的路就斷掉。 早餐開示 1998/5/25 真念佛人,用清淨心念佛,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這就是念佛三昧,這就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跟菩提心相應,跟諸法實相相應,跟《無量壽經》所說的三種真實相應,真實之際、真實智慧、真實利益。人人都能成就,為什麼不幹?就是放不下。關鍵就在此地,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336集) 2011/3/21 口裡說說不行,要有真正的心,真正的行持。真正的心行就是只有一個念頭利益一切眾生,絕對沒有一個念頭還利益自己;利益自己就變成了業障,利益眾生就變成功德,你們看看,一念之差!這在我們日常生活行為當中,你要做出來;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點點滴滴都是為了利益眾生,絕對沒有一念是為自己。自己的生活衣食住行,一切隨緣而不攀緣,絕對不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而把讀經、修行,修行是修正我們自己對人對事對物一切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作法。修行的標準是經典。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661集) 2002/4/13 我們明白這個事實真相,就要明瞭用真心是正確的,不用真心是錯誤的。不要怕別人欺我騙我,不怕,欺我騙我,小事,我到極樂世界是大事。我可不可以欺騙別人?不可以,我要用真誠心處事待人接物。為什麼?真誠心跟極樂世界相應。我不想再搞輪迴了,輪迴是妄心成就的,我不想再搞。極樂世界是真心成就的,我得用真心不用妄心。從現在起,生活、工作、待人、接物,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用真心。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518集) 2013/11/28
我們今天都修念佛,《無量壽經》講清淨平等覺,相應就對。如果不能與清淨平等覺相應,就事上來說,與阿彌陀佛相應也行。念念心裡有阿彌陀佛,這叫念佛,不一定念在口上,心上真有。 中國文字「念」是會意,上面是「今」,下面是「心」,今心,現在心上有,就是念。現前一念之心有阿彌陀佛,就是真正念佛。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會告訴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憶、念,都是心裡真有阿彌陀佛,二六時中不間斷,這種人哪有不見佛的道理?古德告訴我們,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你能夠與阿彌陀佛相應,與清淨平等覺相應,經上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一念相應,相信同修都有,一念相應就像閃電一樣,時間太短,第二念就不相應。如何能保持第一念,讓它念念相應,我們就成功,心就真正住在三昧。 於諸三昧,諸是多,我們受用太多,生活起居,處事待人接物,點點滴滴都與阿彌陀佛相應。一切時一切處,無論做什麼事情,與阿彌陀佛相應,或者與清淨心相應,與平等心相應。清淨,不被塵緣所染,再說明顯一點,不生煩惱。 如果一切時一切處,心裡起了貪瞋痴,妄想,清淨心沒有了。順境不生貪愛,逆緣不生瞋恚,才叫清淨心。平等心不起分別,無論境緣好醜,不生分別,見諸佛菩薩,跟見一切小動物,見一切餓鬼、地獄,一個樣子,一心恭敬。 普賢菩薩教我們「禮敬諸佛」,一個真誠心,一個恭敬心,平等心現前,與平等相應。 本文節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22集 華藏衛視官網 🤍 Facebook 🤍 YouTube 🤍 LINE 🤍 WeChat ID:hwazan-tv Instagram 🤍
淨空老法師|師父說|三心圓發,與佛相應 法語: 一切境界,了了分明,善亦不取,惡亦不排斥,相信自己決定做得到,謂之信心清淨。深心是好德好善,即使被人無故辱罵而欣然接受,不發脾氣,不生瞋恨心。決定相信自己可以利益眾生,廣修六度,普度有情而不著相,為大悲心。這三種心合起來就是發菩提心,即與佛之心相同。 節錄: 念佛的目的在哪裡?其目的是要把我們的菩提心給念出來。我們常常聽到學佛的人講,或者在古人註疏裡頭看到有「三心圓發」,三心是指什麼?就是「直心、深心、大悲心」。菩提是覺的意思,這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是覺;換句話說,菩提心就是覺心。 佛說阿彌陀經(第14集) 1983 覺悟的心是以直心為基礎,也就是說以至誠為根本,人心要誠就是覺,不誠就是迷,可見這個誠字太重要,以這個心為基礎。深心是好德、好善,這是對自己的;大悲心是對別人的,所以是他受用心。從這個地方看直心是理,真如本性的理體;深心是智慧,是自受用;大悲心是至善,是他受用。我們儒家講「止於至善」,所以菩提心是至善心,這個善心是從智慧裡面生的,而智慧是從真如理體上所生的。所以它是根本、是枝幹,它好像是花果,是這麼一層的關係。 佛說阿彌陀經(第14集) 1983 由此可知,菩提心就是自己的真心,而這個心是我們每個人本來具足的,因為它是真的,它不是虛妄的。為什麼我們會變成了生死凡夫?實在講將我們自己的菩提心迷了。菩提是覺,迷了之後變成什麼?變成是迷而不覺,從迷而不覺裡面這才生邪知邪見,邪而不正,於是乎你的心當然是染而不淨,這就變成生死凡夫。 佛說阿彌陀經(第14集) 1983 但是我們要曉得,不覺、邪見、染污都不是真實的,真如本性裡面原本沒有這些東西;本性裡面本有的就是覺、是正、是淨,這是本有的,因此我們必須要建立信心。既然覺、正、淨是本有的,我們當然可以證得;不覺、邪惡、染污是本無的,既是本無,我們當然可以斷得乾淨。 佛說阿彌陀經(第14集) 1983 菩提心的體是真誠,《觀經》裡面講的至誠心,《起信論》裡面講的直心。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用這個心,快樂無比!真誠心待人,別人欺騙我,用妄心,我知道,我對待他用真誠心。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2116集) 2010/2/23 為什麼?他沒有學佛,他還在迷,我學佛了,我覺悟了,我怎麼能跟他一樣?無論別人用什麼態度對我,我都歡喜,不好的態度對我,我感激他,為什麼?他替我消業障,沒學佛的時候造業,更何況過去生生世世?他替我消業障,我能不感激嗎?我們每天念佛、誦經都給他們迴向,所以那是菩提心的深心,清淨平等覺。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2116集) 2010/2/23 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十個字是什麼?這十個字就是真心,這十個字就是大菩提心。真誠是菩提心的體,清淨平等覺是自受用,慈悲是他受用,對待一切眾生大慈大悲,沒有條件。看到別人有困難,我們自己有能力,就得盡心盡力幫助他,沒有任何條件,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你說你多麼幸福、多麼快樂,助人為快樂之本。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2116集) 2010/2/23 我用十個字,一生起心動念、處事待人接物都不違背。別人對我虛情假意,我對他真真誠誠,為什麼?因為他還想搞輪迴,虛情假意是搞輪迴,輪迴心。我不想搞輪迴了,我想這一生能夠脫離輪迴,了生死出三界,那我就要用真誠。這真誠會上當、會吃虧!不要緊,我就算吃一百年的虧、上一百年的當,我永遠離開六道輪迴,值得!如果你怕吃虧、怕上當,那好,繼續搞輪迴。在輪迴裡頭一打轉,無量劫!太可怕了,不能再幹了。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468集) 2005/11/28 所以我只用一味真誠待人接物,對待自己要求清淨決定不染污,平等沒有高下,正覺決定不迷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對待一切眾生大慈大悲,不分種族、不分貴賤、不分貧富、不分宗教信仰,以一片慈悲接觸一切眾生,這叫學佛。佛是這樣的,菩薩是這樣做的。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468集) 2005/11/28 我們學佛、學菩薩從哪裡做起?從心上做起,這要懂。心像佛,你的言語當然就像佛;言語像佛,你的行為當然也像佛。言語是教,行為是戒律,自自然然合規矩,這樣子這一生當中才能了生死,才能出三界,自己得大安樂。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468集) 2005/11/28 我們念佛就是要學佛,就是要成佛,假如我們的心不像佛就成不了佛。佛的心是什麼樣子?經論裡面常講的菩提心就是佛心。簡單的說,第一個,「佛心平等」,我們要學,我們待人接物要用平等心。「佛心清淨」,順逆境界都能夠「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這是我們要學的,這是佛心。「佛心慈悲」,大慈大悲,平等的博愛,愛人、愛物。如果我們常常能存這個心,「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心」,這是佛心。 阿彌陀經要解大意(第5集) 1986 心要像佛,心是佛心,你的言語當然是佛的言語,你的言語一定對眾生有決定的利益,不會欺騙眾生,不會害眾生。行是行為,一切的造作都是幫眾生開悟,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是佛的行為。如果我們的行、口、意都像佛,這一聲佛號就相應,念這一聲佛號的時候,自己就是佛,念念相應念念就是佛。 阿彌陀經要解大意(第5集) 1986 念這句阿彌陀佛,就是覺正淨。這句阿彌陀佛就是平等心,我對一切人阿彌陀佛,對一切事阿彌陀佛,平等!一句阿彌陀佛,是清淨心,六根清淨,一塵不染,心裡什麼都沒有,只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大慈大悲。所以念這句佛號,三心圓發了。幾個人知道這句佛號的功德?幾個人會念?天天念來唱歌,那不叫會念!會念的,決定與自性功德相應。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63集) 1984/12
00:00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身為一個佛弟子,如果重視佛法,日常生活的為人處事,必定會跟佛陀的教誡完全相應。一個人若有幸受持皈依戒,等於從法界的流浪孤兒,變成一個正信具格的佛弟子,他就結下佛緣,將來成就無上佛果位。 🙏讓我們一起恭聽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真正與佛相應 🤍 00:12佛法在哪裡? 我們作為佛弟子,無論有什麼樣的發心來呈現,都沒有辦法去表彰佛陀的萬德萬行。慶祝是一個活動儀式,固然有它的必要性還有重要性;然最重要的感念,是在日常生活中跟佛法行解相應。你平常如果重視佛法,那麼日常生活中的為人處事,也會跟佛陀的教誡完全相應。 01:54弘法利生是誰的事? 弘法利生的事情,希望大家捲起袖子,當作自家的事情,好好地去推弘。你不能只有好像很推崇上師,一直讚嘆,自己卻沒有努力地去弘法利生,對於佛陀的經教也沒有廣大的聞思修。這就相當可惜,今天以後要好好落實佛法的精神。 02:47密法很殊勝,為何你卻沒有感應? 佛陀轉法輪,就是講說佛法三乘的教法,普利人天。你如果重視佛法,應該嚴持戒律;沒有嚴持戒律,對佛法的住世,會造成很大負面的影響,會急遽縮短正法住世的時間,尤其是密法。密法相當珍貴,然而你受持了之後,卻沒有持守相屬的三昧耶戒,修法當然不會成。由於密法常常傳承給不持戒,或持戒不清淨,甚至是染著的緣眾,密法在這世上的加持就會減弱。所以這些老一輩的密宗的上師,祂相當不可思議的成就證量、神通感應,在近代會很少見。因為很多的加持力,都被我們壞失掉了。 05:15過去七佛給修行人的教誡 過去七佛的通誡——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諸惡莫做」,就是小乘的別解脫戒,絕對不傷害眾生。第二句「眾善奉行」,就是大乘的菩薩戒。一個自利利他的行者,他當然眾善奉行,從善如流,甚至代受眾生的痛苦,也甘之如飴地去行持;而「自淨其意」,就是金剛密乘所修的清淨觀。 07:35是不是佛教徒,就看是否持戒 第四句講「是諸佛教」,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教誡。一個佛教徒以持佛戒為無上的光榮,從一個沒有佛戒的人開始持皈依戒,他就從法界的流浪孤兒,變成一個正信具格的佛弟子。所以判別一個佛教徒是內教徒還是外道的人,就是在於有沒有持佛戒,一持佛戒他就是佛教徒、佛弟子。一個人只要持佛戒,即使只持了很短的時間,他也結下佛緣,將來也能成就無上的佛果位。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 👑觀音山 會員招募 為您點亮濁世中的一盞明燈,登上前往淨土的法船,歡迎您一起加入大悲法藏極樂家族! ▣ 免費註冊觀音山會員 🤍 📣 觀音山相關連結 一鍵快速前往觀音山 各官方社群網站 🤍 聯絡觀音山 電話:+886 4 22053818 地址:台中市北區忠明路424號14樓之2 運用本頻道的授權公告 1.歡迎對本頻道的原創內容,進行非商業且善意的連結分享。 2.禁止未經授權。即對本頻道的原創內容,進行任何的擷取、剪輯、拼接、再詮釋、再配音或再配非影片內容的字幕等行為。 #龍德上師佛法直播 #龍德上師講法 #龍德上師 #龍德嚴淨仁波切 #確吉蔣稱金剛上師 #觀音山龍德上師 #觀音山龍德嚴淨仁波切 #慈悲龍德上師 #觀音山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 #觀音山佛教會 #龙德上师佛法直播 #龙德上师讲法
#中医 #针灸 #董氏奇穴 #刘红云 #中医针灸 #中医养生 #中医问诊 #健康科普 #养生知识 针灸里也有同气相求,同声相应,脏腑别通如何通气相求?
#相似佛法 #重蹈燈下黑之琅琊閣 某網路部落格名為琅琊閣等人,曾於正覺同修會學法,得諸提攜,親證真如;然因心性使然,遂釀退轉,還依釋印順與學術界之妄見,恣意切割並毀謗大乘法是後人發展的思想體系;宛若古代二乘聲聞部派之六識論者之遺緒,凡其所說多為相似佛法,混淆視聽。此單元細說其謬,期令大眾得聞真實,遠離惡見! 《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重蹈燈下黑之琅琊閣》 全文請見弘法視頻網站:🤍 👉訂閱正覺同修會的頻道 🤍 👉訂閱正覺同修會-弘法視頻的頻道 🤍 👉訂閱正覺同修會-玄奘文化千年路的頻道 🤍 👉訂閱正覺同修會-facebook粉專 🤍 👉訂閱正覺同修會-Line🤍 🤍 👉訂閱正覺同修會-IG 🤍 🎯 英文Youtube頻道 🤍 🔔 訂閱頻道:The True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Foundation 玄奘文化千年路 多國語言版 《The Thousand Year Path of Xuanzang Culture 》🤍 鈍鳥與靈龜 The Dull Bird vs The Bright Tortoise 🤍 學佛釋疑 Common Questions about Buddhism 🤍 佛典故事 Stories from the Buddhist Sutras 🤍 正覺總持咒 The Dharani of True Enlightenment 🤍 八個奇妙的心 The Eight Wondrous Minds 🤍 力挽狂瀾 Turning the Tide to Protect Buddhism 🤍 「佛法在人間,不離世間覺」- 布達佩斯佛教講座 🤍 - 正覺同修會弘法視頻影片系列: 👉最新系列: 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 🤍 三乘菩提之法與次法 🤍 👉邁向正覺 🤍 單元一:正覺的大家長-平實導師 🤍 單元二:很平實的平實導師 🤍 單元三:字紙簍裡的黃金 🤍 單元四:踏上學佛的正確道路 🤍 👉佛典系列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 🤍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一) 🤍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二) 🤍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一) 🤍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二) 🤍 👉三乘菩提系列 三乘菩提概說 🤍 三乘菩提之意涵 🤍 三乘菩提之學佛正知見(一) 🤍 三乘菩提之學佛正知見(二) 🤍 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門 🤍 三乘菩提之宗通與說通 🤍 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一) 🤍 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二) 🤍 👉修學系列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一) 🤍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 🤍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一) 🤍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二) 🤍 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門 🤍 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 🤍 👉學佛釋疑系列 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一) 🤍 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二) 🤍 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三) 🤍 👉法義辯證系列 明心與初地 釋 🤍 宗門與教門 🤍 壇經辯訛 🤍 力挽狂瀾 🤍
宇哥讲麻将 简介:喜欢玩麻将,对棋牌类都很有心得,与大家分享三十年打麻将小技巧,,每天上午8点-11点,晚上8:30-11:30。直播间实战讲解麻将
密宗是大乘佛法八宗之一。 大乘佛法八宗 百川河流殊途同歸 🤍 錄音來源:普賢佛教影音網站 🤍 感謝觀成法師開示,感謝一眾工作人員的辛勤工作,感謝提供錄音下載的普賢佛教影音網站。
VBG Vassa Novitiate Program 2015 乔达摩佛寺雨安居短期出家 Samyutta Nikaya Hokkien & Mandarin Lectures 相應部课程 (福建话与华语) Main Speaker: Ven. Dhammavuddho Mahathera 主讲:达摩悟陀长老 Mandarin Translation by: Ven. Khantipalo 华语翻译:护忍尊者 Day 52: 17-09-2015 念住相應Satipatthanasamyutta Chapter SN47.10, SN47.12-14 Venue: Vihara Buddha Gotama, Temoh Return To The Original Buddha's Teaching 回歸原始佛教 🤍vbgnet.org
🍄預告:10月16日星期六,蓮花慧君YouTube「念咒經瑜伽」直播,祈請「孔雀明王」加持。 10月18日星期一,蓮花慧君臉書,祈請「阿底峽尊者」加持。 10月23日星期六蓮花慧君YouTube「念咒經瑜伽」直播,祈請「高王觀世音菩薩」加持。 (以後會因為10月下旬準備出國暫停多日,歡迎大家看重播) 🍄附:大幻化網金剛心咒: ................................... .................................. 有人問我:「財色名食睡」是人之大欲,又名「地獄五條根」,為什麼密教有財神法? 我答:密教為度眾生,悲願廣大,知世人都愛財,所以「先以欲勾牽,再令入佛智。」 問:修財神法,如何入佛智? 答:財神修持方法,也一樣會修出「法味」,人們自然而然會轉化欲望,最後乃至轉識成智,得到成就了。 問:密教有什麼財神法? 答:黃財神、紅財神、綠財神、黑財神、白財神、五路財神,另外,龍王寶瓶法、地神法、山神法等等,都是財神法。 問:修財神法,要相應,有何條件? 答:修法相應的條件一定要發菩提心,得大財之後,一定要施法財,要有行善佈施的願。所以菩提心廣大,福德會綿綿而來,同時行善佈施,也會將貪欲轉化成清淨的慈悲。 問:密教財神法,以那一個最好? 答:平等,平等。只要相應了,就是最好的財神法。 我說:財神法裏面的精神就是「捨」,捨就是得,有捨才會有得,捨一分得一分利益,捨得十分得十分利益,捨了全部就得了一切也。就好像你手上有東西一直緊抓不放,怎麼能取得更珍貴的寶物! 得失的法味在其中。 (摘自蓮生活佛文集「智慧的光環」) ............................ 師尊2021年新春訪談影片(3:17) 主持人請問蓮生活佛,你曾在文章裡這樣寫道:「一個人運氣差的時候,大部份的原因是『業障現前,福報享盡』。要息災改運最直接是消業障,增福慧。」 現在問活佛,如何做?才能「消業障、增福慧」呢? 盧師尊答: 佛陀教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正是增福慧的方法。 要消業障,一定要先懺悔自己所犯的過錯。 例如: 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喝酒。 這些是要日日三省吾身,知道錯了,確實懺悔,決不再犯。 而福慧的增長,要行十善業: 不犯十惡則謂之十善。 一止,是止前惡。 二行,是修行十善。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 除了這十善之外,我們要觀修: 願菩提。行菩提。究竟菩提。 這是進入更高境界的方法,例如: 觀修——自他平等。 觀修——自他互換。 觀修——六度萬行。 (布施、忍辱、持戒、精進、禪定、智慧) 我個人在觀修「自他平等」上,現在已明白,怨親平等捨。 喜歡的人,就佈施他。 不喜歡的人,就不佈施他。 這是不對的。 因為佛陀教化我們,世間上的眾生,個個都是有緣人,認真的說,眾生等於是過去世的父母,在經歷了生生世世之後,誰不是我們的父母呢? 所以,自他平等,怨親平等捨。 在觀修「自他互換」上,現在已明白,慈悲心自然會顯現。 在我們欺凌他人時,如果我換成他,我的覺受會怎麼樣? 我們吃動物肉,這些動物的覺受如何? 我們把牛穿鼻,把馬穿鼻,用鞭子抽打。自己若是牛馬,覺受如何? 因為「自他互換」的觀修,慈悲心自然流露了出來。 所以做一個菩薩,其重點是: 捨己為人。 為他人想。 犧牲自己。 度化他人。 這就是「六度萬行」。 別人痛苦,我痛苦。 別人快樂,我快樂。 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 「大家談改運」(聖尊蓮生活佛文集「靜聽心中的絮語」) 在密教—— 有種種「息災法」。 據我所知,一個人運氣差的時候,大部份的原因是「業障現前,福報享盡。」 要息災改運最直接是: 「消業障」。 「增福慧」。 要消業障、增福慧,一定要「修行」或「做功德」,所謂的「內修」及「外功」。修行可以產生福慧的力量,對於業障的干擾可以獲得真正的平靜,有否極泰來的變化。 至於「做功德」(外功),懺悔印善書,建寺塔佈施,齋僧行善,救人救急,可以增加福報。我們讀一讀「了凡四訓」的立命之學,便可清楚明白。 一個修行人若運氣差,更要守五戒,行十善。修八大息災。 懺悔己過,至心懺悔。 念佛持咒,修息災護摩火供。 請白諸尊,恭敬護法。 如是,如是。 聖尊蓮生活佛文集「靜聽心中的絮語」
在皈依大宝法王仪式中,有人提问有关如何观想上师以及相应法的修持。 尊圣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给予智慧开示: 所谓的上师相应法,是指上师的功德与加持融入到我们心中,我们得到一个这样的加持,就具备有这样的力量,能够不使我们的烦恼障跟所知障增长。它并不在于一个外相跟上师相应的意思。 ►🤍
經論裡面常常告訴我們「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注重在念念切實之願,這就是說一念相應的重要性。「一念相應」我們聽得很多,也能夠說得出來,究竟要怎樣才相應?我們就這一部經裡面所說的來談,前面六方佛所表的義趣要真正能夠體會,要依教奉行,依著六方佛所表的層次提高自己的境界,認真努力去學習,把這部經的經文字字句句變成自己的行為,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這就叫相應。 阿彌陀經要解大意(第19集) 1991 換句話說,如果不能夠實踐篤行那就不叫做相應。所以我們的信、願、行要融成一個,決定不能夠把信、願、行分成三個,那就不相應了。信中就有願、有行,願中有信、有行,行中有信、有願,這就叫相應。 阿彌陀經要解大意(第19集) 1991 今天大家都曉得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在什麼地方?就在不相應。我們再要追究,為什麼不相應?大概第一個是對於西方世界事實的真相,以及我們現在處的這個環境的真相,沒有真正的理解,因此他依然是看不破、放不下,這就成了嚴重的障礙,所以這些都在平常要訓練,要常常覺而不迷。日常生活當中認真努力的學習,必須遠離娑婆,一心嚮往極樂世界,如小孩的思念慈母,如遊子的思念家鄉,這個樣子才有決定得生的把握。 阿彌陀經要解大意(第19集) 1991 從前李老師講,一萬個念佛的人,真正往生的也不過兩個、三個。為什麼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這麼少?那就是他把西方極樂世界情況沒搞清楚,以為念念這句阿彌陀佛就能往生。其實人家經上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嚴格的來講,沒有前面這一福,你決定得不到三皈。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第41集) 1990/4 好像蓋房子,這個三福是基礎、是地基。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那是基礎的基礎,沒有這個不行;三皈、眾戒,是基礎裡面第二層的基礎;到「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那是基礎做好了,然後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一念相應一念佛,這才能往生。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第41集) 1990/4 所以那一句佛號是依什麼基礎上念的?這個基礎上念的。從這個基礎上建立信願行三資糧,這三個條件,這才是穩穩當當往生,所以大家千萬不能疏忽。信願行,我信念佛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家裡不孝順父母、不能尊敬師長,那個沒有用處的,蓋大樓沒打地基,蓋了就倒下來,所以那是不能往生的原因。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第41集) 1990/4 『一念』裡面就有信有願,「念」是行,每一句佛號裡頭都具足信願行,這叫『相應』。如果我雖然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我也不信,根本也沒有意思往生,那個念了不相應,有沒有這種人?這種人多得很,但是這個種了善根。這個道理不可以不曉得,你不曉得,你就有懷疑,信心就不堅固。你曉得這個道理,愈念愈歡喜,愈念心愈清淨,愈念煩惱愈少,愈念智慧愈長,那個不一樣,所以一定要明理。 阿彌陀經要解大意(第7集) 1986 信願行是三樁事情,三資糧,其實這三資糧在一心當中、在一念之中。我們念這一句佛號,常說一念相應一念佛,怎麼叫相應?這一句阿彌陀佛裡面,與信相應,與願相應,與行相應,一即是三,三即是一,這叫相應。念這句阿彌陀佛,這裡頭沒有信願,這個佛號就不相應,不具足三資糧。所以說相應,一定要記住這句話,信願行在一心當中,一心稱念,這裡頭信願行就具足了。所以它沒有先後,不是定三,是一而三,三而一。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40集) 1993/6 假如還是三心二意,信願持名四個字沒有做到,這是真正能不能往生的關鍵。一定要把這四個字老老實實的做到,換句話說,一心稱名。簡單的說,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什麼心思都沒有,這就是信願持名,這就是一心稱念。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40集) 1993/6 凡夫用的心都是三心二意,這哪能成功?給諸位說,用這個心念佛不相應,用這個心持咒也不相應,用這個心去研究教理,還是不相應。這個心要不得,一定要懂得用一心。一心裡面不但具足信願行,也具足覺正淨,具足戒定慧;換句話說,就是六祖大師所說,「何期自性,本來具足」。自性是什麼?自性就是一心,一心就是自性,本來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六祖大師講的自性就是這部經上講的一心。所以你用一心稱念,就統統都具足了,圓圓滿滿。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40集) 1993/6